- A+
但在当时的中国市场,这种模式的价值并没能释放出来。与之相反,国美、苏宁这种依靠租金收入的“二房东模式”反而更符合当时的市场:对价格更为敏感的消费者要么习惯于在百脑汇这样商贩集中的电脑卖场里采购电子产品,要么去国美、苏宁这些竞争对手那里比价,而在以低价为卖点的电子商城出现后,敏锐的中国买家们更倾向于把百思买作为免费的实物体验区。
连百思买原亚太区负责人唐思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百思买照搬美国模式的门店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他们还是偏爱旧的经营体系。”
耐人寻味的是,在百思买放弃坚守旧模式的今日,其提出的理念与当下的零售业环境或许才更为匹配。家电连锁经历了当年的野蛮增长之后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百思买模式更容易胜出。
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就是五星电器2014年“BIG BLUE”的改造计划。其核心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加强门店体验,加大自营商品比例,改造之后门店业绩提升近30%。
“五星电器的门店改造理念跟之前百思买的理念是一致的,模式上也是向百思买的模式靠拢。”一位五星电器内部员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改造的成功也说明了百思买模式现在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
“现在国美电器也在深耕门店,提升门店竞争力。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购物习惯趋于理性之后,实体零售商都在向零售本质回归,而这也正是百思买模式所倡导的。”一位接近百思买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所以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百思买水土不服更多是时机不成熟。”
事实上,百思买并非个案。Tesco、百安居、老佛爷百货等在华外资零售企业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海外市场证实有效的模式却玩不转中国市场。或许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对于好的模式,跟进太晚就没有机会。领先太多则容易成为‘先烈’,领先一步刚刚好。”然而,这个恰到好处的节拍却没有那么容易掌握。
踩错节拍的百思买,更是投入重金,这也导致其在后续的经营调整中积重难返。
“百思买刚进入中国时信心满满。从开店到人员配置再到办公室装修,配置都是非常高标准的,最终导致其成本控制没做好。这一点,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超市做得就比较好。”上述人士表示。
纠结“双品牌运作”
错过时机的百思买,也缺少随机应变的灵活。
上述接近百思买的人士表示,百思买高层曾经将中国市场比作一个梨:自主品牌是梨子的上半部分,主打中高端市场;五星电器主打平民化市场,是梨子的下半部分。但事实上,由于两家企业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在业务层面也没有形成合力。最终各行其是,“双品牌战略”也使得百思买总部无法将力量集中在一个拳头上进行市场发力。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福利特权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