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西洋参的副作用
(一)西洋参的副作用
西洋参的副作用是什么?西洋参服用过量也是不好的,会给人带来心情兴奋、烦躁忧虑、失眠,出现人格丧失或精神错乱等类似皮质类固醇中枢神经兴奋和刺激症状,还有头痛、眩晕等,虽然只有非常少的人在正常的服用下会有不良反应的,但是食用。
据专家介绍说,西洋参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并非人人适宜服用,也并非一吃下去,免疫力立即就会提高。从服用到在身体内产生作用,需要一个过程。
西洋参虽然适用人群很广,但如果药不对症,也会起到反作用。中医认为,西洋参属于凉药,宜补气养阴。如果身体有热症,比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身体经常疲乏无力,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肿等状态时,就应避免服用西洋参,否则就会加重病情。另外,“非虚勿补”。如果身体并无不适,不宜经常服用西洋参含片。【中药材网www.qiongma.net】西洋参不利于湿症,服用时还要考虑季节性。春天和夏天气候偏干,比较适合服用西洋参,不宜服用人参或红参;而秋、冬季节更适宜服用人参。
西洋参中含有一种叫人参皂苷的成分,具有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体质较弱的人,如老年人、身患重病的人,时常服用西洋参都能够起到一定的增强体质作用。而一些有慢性疾病的人,如患慢性乙肝的人,服用西洋参也会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好转。对于肠热便血者,据《类聚要方》记载,西洋参与龙眼肉同蒸服用,有清肠止血之效。
相对于人参,西洋参的补气作用温和许多,也不似人参温燥,所以对量上没有特别的要求。每天含4~6片,相当于生药不超过5克,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
西洋参与其他药物一样,如果不能对症服用,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有的人服用西洋参后,会出现类似畏寒、体温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也有的会发生痛经和经期延迟;还有的人会发生过敏反应,如上下肢会出现散状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痒异常。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服西洋参。
服用西洋参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饮茶:因茶叶中含有多量的鞣酸,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必须在服用西洋参2--3日后才能喝茶。
不要吃萝卜。
警惕不良反应:有的人服西洋参后,会出现畏寒、体温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也有的会发生痛经和经期延迟;还有的会发生过敏反应,上下肢呈现散在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痒异常,停药后,水泡可自行吸收消退。
低血压者慎服西洋参。
对于一些胃寒湿者来说,西洋参却也不宜服用。
西洋参的吃法
西洋参片含化
西洋参的吃法有很多,茶、饮、丸、粥、汤、酒皆可,其中最简单的服法就是含化。将西洋参切成薄片,可于早饭前、晚饭后含于口中,细细咀嚼,每天用量一般2-4克即可。这种服用方法药物利用率高,吸收迅速。单支参炖服也可,记得剩下的参渣也不要浪费,可以把它嚼服。
西洋参泡水
(1)西洋参泡水常用方法
这也是大家都在用的的最简单的方法,将西洋参片放入水杯中,加开水浸泡约1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重复浸泡多次,至水无参味为止。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泡水喝,跟喝茶一样,过夜的不要喝,当天晚上全部喝光,把西洋参片也嚼嚼吃掉。有些质量不好的西洋参泡过夜会有股馊味。
(2)西洋参枸杞泡水
每天饮用枸杞子和西洋参泡的水,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气的能力,并且起到美白的作用。枸杞子含有枸杞多糖、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牛磺酸、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而西洋参与其他参不同,既有补气作用,又有滋阴作用,服后不会上火。
西洋参气阴双补,偏凉,枸杞肝肾同补,性平。所以他们配伍,对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有疗效,但是性偏凉,虚寒怕冷的人不适合。
碾成细粉冲服
许多人喜欢把西洋参研成细粉状,直接勺子舀0.5-1克,用温开水冲服。
西洋参炖服法
将西洋参切片,每日取2~5克放入瓷碗中,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碗口加盖,再将基置于锅内,隔水蒸炖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西洋参煮服法
将西洋参切片,取3克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10分钟左右,趁早饭前空腹,将参片与参汤一起服下。
西洋参做汤法
将原皮西洋参切成薄片,做菜汤时每次放入5克共煮。菜汤、药同食,每日1次。
搭配其他药材同吃
西洋参还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以提高效果。比如两个经典配方,一是西洋参与灵芝孢子粉、冬虫夏草以1∶1∶1的比例配伍,二是西洋参与铁皮石斛以1∶1配伍,两款都可补气神、调节免疫力。
西洋参配枣法
取新鲜的西洋参20克,大枣5枚,加水适量,隔水炖成参枣汤,每天早晨空腹和晚上临睡前服用。
西洋参炖鸡法
将老母鸡去内脏洗净,取西洋参50克放入鸡肚内,再用线缝合鸡肚,加水淹没鸡体,不加盐,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炖,炖至鸡肉熟烂,汤液剩下三分之二即可,每天吃一小碗鸡肉和汤。
食物相克表
与西洋参「搭配」的食物
甲鱼+西洋参
二者同食可补气养阴、清火、养胃。西洋参品性温和,宁神益智,补肾健胃,而甲鱼的滋补功效是尽人皆知的。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福利特权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