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最为人们传诵的是那些以“无题”为题,或以篇首二字为题的爱情诗。其中可能有少数是借写爱情而另有寄托,但究竟哪些诗是“借美人以喻君子”,历来众说纷纭。如下面一首: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动词,照镜子)但愁云鬓(乌云般的松软头发,借指青春年华)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喻指女子住处)此去无多路,青鸟(喻指传递消息的人)殷勤为探看。
前两句写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三、四句写别后对女子的相思之深,五、六句设想女子也在日夜想念他,最后两句借神话中的“蓬山”和“青鸟”表达了他们希望互通消息,使彼此得到安慰的心情。全诗对仗工整,比喻新奇,写得朦胧曲折,耐人寻味。至于诗中女子是谁,有无跟作者身世有关的政治寄托,作者不肯明言,别人也很难说准。总之,这类“无题”诗最能显示他的风格特色——善于用含蓄象征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曲折细致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他也因此成为古代诗人中写爱情诗最多最好的一个。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写景咏物的诗也有独创性。《登乐游原》是其中名作。
李商隐的诗,尤其是七律,在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也很有特色。它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流派,对诗歌艺术作出了新贡献。但由于“一生襟抱未曾开”,他的诗表现个人苦闷的多,反映的生活面不广。此外,有些诗用典太多,晦涩难懂,所以鲁迅在称赞他的“清词丽句”时,又对他不满。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官宦人家。青年时曾钻研儒家经典,注意研究财政、军事,对国事表示了深切关注。二十六岁中进士后,由于思想和腐朽的当权者格格不入,加上性情刚直,不屑逢迎,所以在官场一直不得意。为此他悲愤消极,常放荡于歌楼妓馆,以纵情声色消磨时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便是这种生活的写照。
杜牧博学多才,诗歌、散文、辞赋、书法都很擅长,而以诗歌成就最杰出。他的诗风格豪爽英俊,在晚唐诗坛上自成一家。特别是七言绝句,有特殊成就。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福利特权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