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为什么不受重用?王树声简介

  • A+
所属分类:大杂烩百科

早年参与黄麻起义,后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并任西路军副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晋冀豫军区、太行军区副司令员等。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等。1949年后,王树声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担任中国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主持部队武器装备改进建设,同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王树声一直不受重用,确实是缘自他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因为红四方面军的出身受中央歧视。”“王树声是个平庸将领,能力与功绩和他的大将军衔不相符。”以下文全文摘录。

1955年9月21日,毛泽东授予王树声大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王树声是中共十大将之一,也是中共36位军事家之一,但我对王老将军评价一向不高,十年前写《闲谈十大将》时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最近我又阅读了一遍《王树声传》,想在书中找出一些王大将辉煌业绩的内容,但找不到多少。尽管作者是尽量从正面描述他的形象,但除了看到他注重纪律,关心身边同志等小事外,军事政治方面实在乏善可陈。

王大将那些众所周知的负面内容作者采取或者不予提及,或者加以粉饰的做法。比如,一四方面军草地分裂后,王树声表现出明显的宗派主义情绪,对留在四方面军的一方面军干部态度恶劣,曾经掌掴彭绍辉,斗争陈伯钧,对朱老总也不尊重。书中没有提及这些,却虚构了他和詹才芳表达对朱老总表示敬重和关怀的对话,而这段情节的出处仅是詹才芳女儿为父亲写的传记。西路军时期,王树声丢下部队自己逃跑,还和杜义德一起杀害对张国焘不满的一方面军战友李彩云,书中更是避之而唯恐不及。他那段为了活命向土匪下跪缴枪缴金戒指的事情书中倒是提到,但也是加以粉饰。

抗战八年,王树声在延安学习四年,在前方四年。前方四年中,他在晋冀豫和太行军区虽担任副司令,但只是在后方负责组建部队和后勤保障,没打过仗,只是在抗战胜利前夕,被中央派到河南和戴季英一起组建河南军区。担任河南军区司令独当一面,这本来是他大展一番身手的好机会,可惜他搞得并不是很好,除了打登封比较出彩以外,其他没什么辉煌战绩,还出了一个豫西事变,使我军损失很大。其间,他们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不向豫中敌占区发展,而是向西部伏牛山进攻。这可能是戴季英的主意,王树声也支持。伏牛山是国军地盘,很难打,也不符合中央政策,他们的做法被中央制止,但留下了后患。在豫西期间,王树声缺乏自力更生精神,总想让中央给他提供后勤物资,让中央很不满。

抗战胜利后,河南军区周边的国军开始向共军进攻,共军节节败退,情况危急,中央决定河南军区南下归并李先念中原军区。王树声和戴季英都不愿去,想回黄河以北,中央不同意,他们就拖延,过了许久才南下大别山,这让中央更不满,以至于中原局成立后,五个常委新四军五师占3个,359旅占两个,河南军区一个都没有,王树声、戴季英、刘子久只和新五师的任质斌当了个委员。由于王树声的军事指挥训练和管理水平不高,在中原和后来的鄂西北几乎就没打过胜仗。在鄂西北时,由于条件艰苦,王树声再次发扬老传统,撇下部队自己跑到山东解放区去了,这让中央对他更加失望,解放战争后期一直让他在地方军区工作。

建国后,王树声依然不受重用,在湖北军区时,任第二副司令,排在李先念、王宏坤后面。后来当了司令,但在治理荆江时,竟然是唐天际中将的副手。后来调到中央,在总军械部当部长。军械部只是在王树声授衔前后短暂的成为军委八大总部之一,在此之前曾隶属炮兵,后来又隶属总参,算不算副大军区级单位都难说。总军械部撤销后他到军事科学院当副院长,在那儿一直干到老。军械部、军科院都是冷门单位,王树声等于一直干闲差。

王树声一直不受重用,确实是缘自他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因为红四方面军的出身受中央歧视。这并非我无的放矢,因为早在西路军时期,王树声的地位就已经下降了。当年西路军失败,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去延安,走之前成立了西路军工委统率残余部队,由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李先念负责军事领导。按理说当时西路军残余部队中军事干部级别最高的是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李先念仅是军政委,政工干部。但徐陈不让王树声负责军事,只让他担任工委委员,而让搞政工的李先念负责军事,说明他们很清楚王树声和李先念的能力差异,总不能说徐陈也搞出身歧视吧。所以,1955年授军衔时完全应该让李先念代表红四山头授大将,这属于实至名归。既然当时已经离开军队的陈毅能代表新四军和三野当元帅,李先念为什么不能当大将?至于王树声,授个上将是最合适的。

有人可能会问,你把王树声说的这么差劲,他为何还能当红四副总指挥?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只有张国焘或者徐向前能够回答。我只能做一些不准确的推测。首先,王树声这个同志,做高级指挥员不够称职,独当一面也不够称职,但做一个中低级指挥员,在上级直接指挥下打仗还是可以的。他绝对服从领导,谁做他的上级他就听谁的。张国焘搞肃反杀了他家那么多人,他依然无怨无悔,服从命令听指挥,由此得到张的信任。其次,他的资历也很深,是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虽然不是最高一层的,但也属中上层了。张国焘肃反把鄂豫皖老人杀了很多,创始人死亡殆尽,同时张又提拔了很多年轻人,这样一来,王树声的资历就显得突出了。要资历有资历,要忠心有忠心,这样的人不提拔提拔谁?何况王树声也确实为鄂豫皖苏区打过不少硬仗,立过不少功呢。

从西路军失败之后,王树声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不管是让他当倪志亮副手,还是当李先念下级,他都不挑不拣,任劳任怨。不像戴季英,狂得不得了,认为自己资格老,谁都瞧不起,最后身败名裂。相比戴而言,王还算是聪明人。

总体而言,王树声是个平庸将领,能力与功绩和他的大将军衔不相符。但他建国后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虽身居高位,仍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谦虚谨慎,这方面值得赞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早年参与黄麻起义,后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并任西路军副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晋冀豫军区、太行军区副司令员等。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等。1949年后,王树声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担任中国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主持部队武器装备改进建设,同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网友“三言二拍”在个人博客发表文章《聊聊王树声》指出,“王树声一直不受重用,确实是缘自他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因为红四方面军的出身受中央歧视。”“王树声是个平庸将领,能力与功绩和他的大将军衔不相符。”以下文全文摘录。

1955年9月21日,毛泽东授予王树声大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王树声是中共十大将之一,也是中共36位军事家之一,但我对王老将军评价一向不高,十年前写《闲谈十大将》时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最近我又阅读了一遍《王树声传》,想在书中找出一些王大将辉煌业绩的内容,但找不到多少。尽管作者是尽量从正面描述他的形象,但除了看到他注重纪律,关心身边同志等小事外,军事政治方面实在乏善可陈。

王大将那些众所周知的负面内容作者采取或者不予提及,或者加以粉饰的做法。比如,一四方面军草地分裂后,王树声表现出明显的宗派主义情绪,对留在四方面军的一方面军干部态度恶劣,曾经掌掴彭绍辉,斗争陈伯钧,对朱老总也不尊重。书中没有提及这些,却虚构了他和詹才芳表达对朱老总表示敬重和关怀的对话,而这段情节的出处仅是詹才芳女儿为父亲写的传记。西路军时期,王树声丢下部队自己逃跑,还和杜义德一起杀害对张国焘不满的一方面军战友李彩云,书中更是避之而唯恐不及。他那段为了活命向土匪下跪缴枪缴金戒指的事情书中倒是提到,但也是加以粉饰。

抗战八年,王树声在延安学习四年,在前方四年。前方四年中,他在晋冀豫和太行军区虽担任副司令,但只是在后方负责组建部队和后勤保障,没打过仗,只是在抗战胜利前夕,被中央派到河南和戴季英一起组建河南军区。担任河南军区司令独当一面,这本来是他大展一番身手的好机会,可惜他搞得并不是很好,除了打登封比较出彩以外,其他没什么辉煌战绩,还出了一个豫西事变,使我军损失很大。其间,他们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不向豫中敌占区发展,而是向西部伏牛山进攻。这可能是戴季英的主意,王树声也支持。伏牛山是国军地盘,很难打,也不符合中央政策,他们的做法被中央制止,但留下了后患。在豫西期间,王树声缺乏自力更生精神,总想让中央给他提供后勤物资,让中央很不满。

抗战胜利后,河南军区周边的国军开始向共军进攻,共军节节败退,情况危急,中央决定河南军区南下归并李先念中原军区。王树声和戴季英都不愿去,想回黄河以北,中央不同意,他们就拖延,过了许久才南下大别山,这让中央更不满,以至于中原局成立后,五个常委新四军五师占3个,359旅占两个,河南军区一个都没有,王树声、戴季英、刘子久只和新五师的任质斌当了个委员。由于王树声的军事指挥训练和管理水平不高,在中原和后来的鄂西北几乎就没打过胜仗。在鄂西北时,由于条件艰苦,王树声再次发扬老传统,撇下部队自己跑到山东解放区去了,这让中央对他更加失望,解放战争后期一直让他在地方军区工作。

建国后,王树声依然不受重用,在湖北军区时,任第二副司令,排在李先念、王宏坤后面。后来当了司令,但在治理荆江时,竟然是唐天际中将的副手。后来调到中央,在总军械部当部长。军械部只是在王树声授衔前后短暂的成为军委八大总部之一,在此之前曾隶属炮兵,后来又隶属总参,算不算副大军区级单位都难说。总军械部撤销后他到军事科学院当副院长,在那儿一直干到老。军械部、军科院都是冷门单位,王树声等于一直干闲差。

王树声一直不受重用,确实是缘自他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因为红四方面军的出身受中央歧视。这并非我无的放矢,因为早在西路军时期,王树声的地位就已经下降了。当年西路军失败,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去延安,走之前成立了西路军工委统率残余部队,由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李先念负责军事领导。按理说当时西路军残余部队中军事干部级别最高的是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李先念仅是军政委,政工干部。但徐陈不让王树声负责军事,只让他担任工委委员,而让搞政工的李先念负责军事,说明他们很清楚王树声和李先念的能力差异,总不能说徐陈也搞出身歧视吧。所以,1955年授军衔时完全应该让李先念代表红四山头授大将,这属于实至名归。既然当时已经离开军队的陈毅能代表新四军和三野当元帅,李先念为什么不能当大将?至于王树声,授个上将是最合适的。

有人可能会问,你把王树声说的这么差劲,他为何还能当红四副总指挥?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只有张国焘或者徐向前能够回答。我只能做一些不准确的推测。首先,王树声这个同志,做高级指挥员不够称职,独当一面也不够称职,但做一个中低级指挥员,在上级直接指挥下打仗还是可以的。他绝对服从领导,谁做他的上级他就听谁的。张国焘搞肃反杀了他家那么多人,他依然无怨无悔,服从命令听指挥,由此得到张的信任。其次,他的资历也很深,是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虽然不是最高一层的,但也属中上层了。张国焘肃反把鄂豫皖老人杀了很多,创始人死亡殆尽,同时张又提拔了很多年轻人,这样一来,王树声的资历就显得突出了。要资历有资历,要忠心有忠心,这样的人不提拔提拔谁?何况王树声也确实为鄂豫皖苏区打过不少硬仗,立过不少功呢。

从西路军失败之后,王树声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不管是让他当倪志亮副手,还是当李先念下级,他都不挑不拣,任劳任怨。不像戴季英,狂得不得了,认为自己资格老,谁都瞧不起,最后身败名裂。相比戴而言,王还算是聪明人。

总体而言,王树声是个平庸将领,能力与功绩和他的大将军衔不相符。但他建国后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虽身居高位,仍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谦虚谨慎,这方面值得赞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福利特权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