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5月17日,蓝汛ChinaCache(NASDAQ:CCIH,以下简称“蓝汛”)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松因涉嫌贿赂已经被捕,正接受调查,已辞任公司董事长和CEO职位,公司已委任刘斌为代理CEO,自2019年5月17日起生效。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蓝汛作为传统的CDN企业,曾经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不过近年来随着竞争局面的加剧,其营收状况和整体行业地位也走向下坡路。面对这一局面,蓝汛开始在2015年逐渐开始转型到IDC业务,蓝汛前员工李祥宇(化名)向记者透露,王松也是因为在这一业务上进行利益输送,因此身陷囹圄。李祥宇认为,蓝汛的管理用人问题是蓝汛后来被网宿科技(300017)等企业“蚕食”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不仅面临传统竞争对手的竞争,还有一些云服务企业扩展CDN业务压缩其生存空间,而蓝汛后期转型IDC业务也陷入与北京供销合作总社的风波之中。记者就了解到的上述情况向蓝汛方面询问,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巨头衰落
蓝汛在后期其市场份额也逐渐被网宿科技等企业蚕食。
5月23日,蓝汛发布公告称收到纳斯达克通知函,纳斯达克提醒蓝汛仍未提交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2050表格(“2018表格20-F”)的年度报告。并且由于公司近期披露的王松被捕等事,纳斯达克已决定采用更严格的标准,缩短公司提交恢复合规计划的时间(“计划”)。通知函进一步声明,公司必须在2019年5月31日之前提交计划及其对问题的回复。
蓝汛曾经是CDN行业中的领头者。其招股书显示,王松在1998年创办蓝汛,并在2010年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我国第一家CDN服务公司。该公司在2009年的收入占市场份额的53%。
何为CDN?CDN即内容分发网络,CDN主要原理是通过服务器部署在各个节点,节点存储复制的文件,这样用户访问某一内容,就不必再向中心发送请求,而可以在附近的服务器获取访问,这样用户打开页面的速度就可以得到大大提升。
财报显示,蓝汛的净收入在2010年上市后净收入由4亿元节节攀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达到6.2亿元、8.1亿元、11亿元、13.8亿元。但2015年是一个转折点,2015年净收入略微缩水,为13.5亿元,2016年净收入缩至10.5亿元,2017年净收入更是只有8.5亿元。净亏损也在2016年达到巅峰,亏损达到9.1亿元。
记者了解到,蓝汛以提供CDN服务起家,但在后期其市场份额也逐渐被网宿科技等企业蚕食。用户流失情况越发严重,财报中也显示,蓝汛的活跃客户数量已从2015年12月31日的2169名减少至2016年12月31日的1999名,并于2017年12月31日进一步下降至1789名。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蓝汛的客户总数分别有24.7%、32.7%和36.4%决定不与蓝汛续签合同。
转型遇难
蓝汛将专注于完成云基础设施,以准备公司扩展的IDC业务。
在CDN领域落败后,蓝汛后期转型发展其IDC业务,IDC即数据中心,是云计算、CDN的基础设施。
据蓝汛财报,2011年7月,蓝汛成立蓝汛欣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后简称欣润),主要用于云基础设施业务。财报中也显示,预计2018年的资本支出将从2017年开始增加,因为蓝汛将专注于完成云基础设施,以准备公司扩展的IDC业务。
然而,蓝汛在云基础设施方面也风波不断。
2014年12月,蓝汛与北京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供销社”)签订了协议,蓝汛向供销社出售一栋将要建设在天竺综合保税区中的数据中心设施,供销社同意蓝汛在2015年9月之前移交标的建筑,同时,蓝汛也通过转让子公司兆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兆度”)的股权来出售两栋建筑,蓝汛还同意租回这些建筑。
然而,这两栋建筑的建造尚未完成,因为2015年度报告之日起,建筑营业额须经政府批准。
按照约定,股权转让以及其他交付约定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如果能够完成,那么就可以解除债务,然而由于蓝汛与供销社在建筑交付和验收标准上存在分歧,蓝汛未能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验收建筑。
其中有一个插曲是,据媒体报道,就在2017年3月30日,蓝汛公司门口有多人聚集闹事,声称为某大数据集团公司讨债。蓝汛方面也发布公函,公告抬头显示出此大数据集团公司实际为供销社。
此后蓝汛与供销社重新谈判,并于2017年7月与供销社达成了一系列新协议。根据新协议,供销社同意兆度股权转让完成后,立即向蓝汛支付1.06亿元。
2017年7月,完成兆度股权转让及房屋所有权转让,但供销社未支付1.06亿元。2017年8月,蓝汛对此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未付的对价和应计利息。
缘何衰败
“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后,势必导致只能通过降价不降服务质量去完成市场率。”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认为,对于蓝讯这类传统CDN企业近年来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的变化,过去CDN主要解决的是静态页面访问的问题,但是现在动态页面、移动aPP之类的就近提供服务,都是通过云服务来实现。
“其实CDN服务主要针对web1.0,但是在web2.0侧重于交互之后,对CDN的需求就特别小了。”陆峰说道。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意味着CDN被取代,实际上IDC、CDN和云计算是三个层面的概念,IDC是基础设施,CDN是起到加速作用,而云计算则是实现按需使用流量,属于门槛较高的领域。
CDN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玩家势必进入市场进行激烈竞争,另一名业内人士王修杰(化名)回顾了CDN发展的过程。CDN的兴起主要是因为中国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存在障碍、不稳定、延迟加剧的情况,这样就给CDN带来了所谓的商机。
“十年前左右,互联网企业都只是发展初期阶段,自身业务发展应接不暇,也无心自己去再搞CDN,所以就先花钱买基础服务吧。”王修杰说道。
随着近几年视频点播直播业务量爆发,企业的自身运营成本在CDN上占据的比例加剧,而且使用第三方的技术,总会出现服务不到位不及时,以及无法根据自身业务做一些需求改变的情况。所以BAT等公司都自己开始做CDN。
王修杰也告诉记者,后期CDN又成为云厂商的一个入口,用价格战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使用他们的云产品。“价格就是王道。”一位体验使用某家云产品的微博大V说道。
同时,在市面上也有很多中小型CDN企业。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那些中小的CDN厂商,都是从原有CDN行业出去,觉得通过技术改善和降低成本可以在市场上有一番作为,然而现实情况是经营并不乐观。
“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后,势必导致只能通过降价不降服务质量去完成市场率。”王修杰表示,本质上CDN的技术十几年来并没有太过于本质的变化,大多依靠包装而已。“除非像BAT有自己业务场景流量需求,并且部署云计算产品的体量和资本支持下,能够强有力去支撑孵化市场或者做整合营销。”
令人感慨的是,CDN行业爆发这两年来,相关人才有实际经验的非常少,爆发后,大家都互相争夺挖人才资源。“潮起潮落其实跟互联网大环境有关,并且老牌企业又缺乏互联网的视野和战略纵身,如果再加上自身企业管理能力和各种内耗,那么就更容易走向衰落。所以这个就像跷跷板,谁能抢到更多人才,谁就能更有力量去经营发展好CDN,谁由于各种原因流失的人才多,那么势必衰弱,CDN非常讲经验和稳定性,并且本质是一个‘云服务+分发’的过程,真正懂行的人其实很少。”王修杰说道。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福利特权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