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览

  • A+
所属分类:大杂烩百科

《中国药典》:天花

药材名称】天花粉

【拼音】Tiān Huā Fěn

【英文名】RADIX TRICHOSANTHIS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erms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无臭,味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盔帽形,直径6~48μm,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人字状,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缘纹孔呈六角形或方形,排列紧密。石细胞黄绿色,长方形,椭圆形、类方形、多角形或纺锤形,直径27~72μm,壁较厚,纹孔细密。

(2)取本品粉末2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瓜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溶解,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及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无水乙醇-冰酸-水(8:2: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10~15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备注】(1)用于肺热燥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本品能清肺润燥,生津解渴。故临床上用于肺热燥咳,可与沙参、麦冬等配伍;用于热病伤津及消渴等症,可与麦冬、知母等配伍。

(2)用于痈肿疮疡。本品对疮疡未溃者有消肿作用,已溃脓出不畅者有排脓作用,但均以热毒炽盛者为宜,常与连翘蒲公英、浙贝母等药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天花粉

【药材名称】天花粉

【拼音】Tiān Huā Fěn

【别名】栝楼根(《本经》),蒌根(《雷公炮炙论》),白药(《本草图经》),瑞雪(《纲目》),天瓜粉(《重庆堂随笔》),花粉(《增订伪药条辨》),屎瓜根(《四川中药志》),栝蒌粉、蒌粉(《药材学》)。

【出处】《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段,粗大者再纵切为两,晒干。然后撞去外表的黄色层使成白色;或用硫黄熏白。

此外,尚有同属植物双边栝楼的根,在广西地区亦作天花粉使用。植物形态详“栝楼子”条。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河南、广西、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不规则的圆柱形,长5~10厘米,直径2~5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色,皱缩不平,具有陷下的细根痕迹。质结实而重,粉质,不易折断。纵剖面白色,有黄色条状的维管束;横断面白色,散有淡棕色导管群条痕。气微,味淡后微苦。以色洁白、粉性足、质细嫩、体肥满者为佳;色棕、纤维多者为次。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

【炮制】拣去杂质,大小块分开,用水泡约六成透,捞出,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或用水洗净,捞出,晒至极干,捣成小块。

【性味】甘苦酸,凉。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甘微苦酸,微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心、脾、胃、小肠五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

①《本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②《别录》:“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

③《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瘘疮疖。”

④《滇南本草》:“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

⑤《本草蒙筌》:“治偏疝。”

⑥《本草正》:“凉心肺,解热渴。降膈上热痰,消乳痈肿毒。”

⑦《医林纂要》:“补肺,敛气,降火,宁心,兼泻肝郁,缓肝急,清膀胱热,止热淋小便短数,除阳明湿热。”

⑧《现代实用中药》:“作撒布剂,治皮肤湿疹,汗斑,擦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②《本草经疏》:“脾胃虚寒作泄者勿服。”

③《本草汇言》:“汗下之后,亡液而作渴者不可妄投;阴虚火动,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不可概施。”

④《本经逢原》:“凡痰饮色勺清稀者,忌用。”

⑤《得配本草》:“胃虚湿痰,亡阳作渴,病在表者禁用。”

【复方】①治百合病渴: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永类钤方》)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福利特权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