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它有什么副作用?

  • A+
所属分类:大杂烩百科

《全国中草药汇编》:溪黄草

药材名称】溪黄草

【拼音】Xī Huánɡ Cǎo

【别名】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

【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ex D. Don)Hara,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鲜品随时可采。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肠炎,痢疾,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溪黄草

药材名称】溪黄草

【拼音】Xī Huánɡ Cǎo

【别名】熊胆草、血风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土黄连(《广西中草药》),四方蒿(《全展选编·传染》),香茶菜(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茎直立,四方形,分枝,稍被毛。叶对生,纸质,揉之有黄色液汁;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9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稀疏的短细毛,下面近无毛,有红褐色的腺点;具柄。花细小,淡紫色,集成聚伞花序再排成腋生圆锥花序;萼钟状,有5齿,2唇形,结果时增大,外面有红褐色腺点和疏短毛;花冠2唇形,上唇短,有裂片4,裂片宽而反折,下唇作船形,全缘,比上唇长;雄蕊4,2长2短,伸出于花冠筒外。果实由4个小坚果组成,藏于萼的基部。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溪边、沟旁或山谷湿润处,广州有栽培。分布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凉。”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3两)。

【复方】①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溪黄草配酢浆草、铁线草,水煎服。

②治急性胆囊炎而有黄疸者:溪黄草配田基黄、茵陈蒿、鸡骨草、车前草,水煎服。

③治湿热下痢:㈠溪黄草鲜叶,捣汁冲服:㈡溪黄草配天香炉、野牡丹,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中医方药学》)

④治痢疾,肠炎:鲜四方蒿叶。洗净,捣汁内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儿童二至三毫升。(《全展选编·传染病》)

⑤治瘙闭:鲜香茶菜二两,鲜石韦、鲜车前草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溪黄草

【药材名称】溪黄草

【拼音】Xī Huánɡ Cǎo

【英文名】Linearstripe Rabdosia Herb

【别名】熊胆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香茶菜、山熊胆、黄汁草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溪草和线纹香茶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bdosia (Maxim.) Hara [Plectrantnus serra Maxim.]2.Rabdosia olphanthoides (Buch.-Ham. Ex D. Don) Hara [Hyssopus lophanthoides Buch.-Ham.ex D. Don; plectranthus striatrs Benth.; Isodon striatus (Benth.) Kudo]

采收和储藏:每年可采收2-3次,第1次约在栽后3个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后约75d进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后晒即可,每11hm2产干草3750kg左右。

【原形态】多年生草木,高1.5-2m。根茎呈疙瘩状,向下密生须根。茎四棱,带紫色,密被微柔毛,上部多分枝。叶对生;柄长0.5-3.5cm;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近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大内弯的锯齿,两面脉上被微柔毛和淡黄色腺上噗。聚伞花序组成疏松的国花序,长10-20cm,密被灰色柔毛;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至条形;花萼钟状,外被柔毛及腺点,萼齿5,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近等长,果时萼增大,呈宽钟形;花冠紫色,长5-6mm,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上方浅囊状,上唇4等裂[药材网www.e24u.com],下唇舟形;雄蕊4,内藏;花柱先端2浅裂。小坚果阔倒卵形,先端具腺点及髯毛。花、果期8-10月。

本种与溪黄草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块根小,球形。叶片卵形或阔卵形至长圆状卵殂,两面被具节微硬毛,下面满布黄红色腺点,叶折揉碎后有黄色汁液,故称“溪黄草”。花萼外面被珠状具节长毛和褐色腺点;花冠白色或粉红色,具紫色斑点;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之外。花、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成丛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溪旁、河岸及草灌丛中。

喜生于山坡、沟边、河旁或林下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宜选择阳光充足、保水、保肥大力强的壤土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南方多用扦插繁殖,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均可扦插,选取顶部无病的健阗枝条,剪成长约10cm,带有2-3个茎节的截段,扦插于具40%-50%的荫蔽度的苗床上,行株距5cm×3cm。

田间管理 插后注意浇水,保持苗床湿润,5-7d后可生根发叶,15-20d便可移栽。行株距20cm×20cm为宜。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福利特权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