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据美国媒体消息,美国亿万富翁戴维·洛克菲勒3月20日早上在位于纽约州波卡蒂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位发言人赛陶确认了戴维·洛克菲勒去世的消息,并透露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戴维·洛克菲勒生于1915年,他的祖父是创立标准石油公司的美国石油巨头约翰·洛克菲勒。戴维·洛克菲勒曾是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控制大通曼哈顿银行十多年。《纽约时报》称,尽管洛克菲勒家族在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股份从未超过5%,但该银行长期以来还是被称作“洛克菲勒银行”,戴维·洛克菲勒的影响力可见一斑。1973年,戴维·洛克菲勒曾到中国访问,并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根据福布斯美国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该家族健在的成员有200人左右,拥有的净资产总计约110亿美元。除了巨额财富外,洛克菲勒家族也因为慈善事业为世人所知。约翰·洛克菲勒一生捐出巨额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他的后代也延续这一做法,家族旗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长期关注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纽约时报》:世界舞台此后再无洛克菲勒?
创始人16岁就开始打工
洛克菲勒家族资料图
洛克菲勒家族总部在纽约州的威斯特彻斯特县境内,位于哈德逊河上游,距纽约曼哈顿岛有一小时车程,占地3400英亩,规模可比一座小城镇。这个庄园的主体部分,是19至20世纪之交时,由家族创办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四周环绕着花园、喷泉、跑马场和艺术雕塑作品,风景怡人。
洛克菲勒的先祖18世纪便从德国移民到美国,1839年,约翰出生。他的父亲比尔是个行为放荡的假药贩子,时常搬家,日子过得颠沛流离。
1855年,16岁的约翰开始找工作养活自己。在人口约为三万的克利夫兰,他连续奔波了六周,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约翰偏偏有股倔劲,不屈不挠,又走进一家从事农产品运输代理的公司。公司正好因为需要一个人记账,大老板休伊特拥有大量的房地产和铁矿开采公司,他仔细看了这孩子写的字,然后说:“留下来试试吧。”此后,约翰一生都把9月26日当做“就业日”来庆祝,比生日还重视。
从簿记员的工作中,约翰学会了尊重数字和事实,无论它有多小。之后,约翰还为老板收房租,年轻的他不但有耐心,有礼貌,而且还表现出斗牛犬般不屈不挠的精神,直到欠债的人交出钱为止,升职涨薪便也顺理成章。
1858年,略有积蓄的约翰和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伙成立了一家经销农产品的商号。商号生意不错,克拉克的朋友安德鲁斯时常前来串门。安德鲁斯是照明油方面的专家,他认为煤油将比其他来源的光要亮,市场也更大,因此炼油将更有前途。克拉克对此心存疑虑,约翰则越听越心动,就动员克拉克共同拿出4000美元,作为新建的安德鲁斯-克拉克炼油厂一半的周转资金。
从农产品转而炼油
约翰选址眼光奇准,他将炼油厂选在一条名叫金斯伯里的小河边,离铁路不远。由于水陆并举,炼油厂取得了运费低廉的优势。不久,河边出现了一连串的炼油厂。
约翰十分钟情于账本,这让大他将近十岁的克拉克很瞧不起,觉得他做事刻板,像个小职员。1865年2月,因为约翰打算贷款扩大炼油业务,这彻底激怒了保守的克拉克,两人分道扬镳,26岁的约翰以7.25万美元买下了克拉克的股份。
此时的约翰拥有了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厂,每天能提炼500桶原油,是当地第二大炼油厂产量的两倍。之所以敢掷出全部身家也要买下炼油厂,是因为他相信这个行业有着长远的前景,而大多数开采商则心态浮躁,谁也说不清石油究竟是不是一个昙花般的奇迹。
当年12月,约翰又开了第二家炼油厂。1870年,两家工厂以联合股份的形式起名为标准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注册,约翰任总裁。之后,约翰一连收购了几家炼油厂,并涉足管道运输业,还建立了自己的铁路网络。1878年8月,约翰认为股东分红应该投入生产,但另一股东安德鲁斯认为股东就该多拿钱,两人闹崩,约翰以100万美元买下对方股份,从此独自执掌公司大权,并开始了标准石油的全球垄断时期。
为了将煤油卖到更多地区,约翰的方法是:“在许多国家里,我们得先生产油灯,再教当地人学会使用煤油。”为了扩大人们对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价卖出了成千上万盏煤油灯和灯芯,有时还免费赠送给第一次买煤油的顾客。
到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已拥有了10万名员工,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公司,而洛克菲勒则被称为“美国史上第一个十亿富豪”。但由于其实质上的垄断地位,约翰备受指责。
1895年,56岁的约翰开始逐步引退,把事业交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
传承六代从未引发争产
1911年,依据休曼反垄断法案,标准石油被分拆,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且经历六代人,从未引发任何争产风波。
家族创始人约翰深知财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他时刻给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孩子没长大前,他没带他们去过办公室和炼油厂,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门。退休后,约翰热衷施舍财富,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
约翰去世后,儿子小约翰继承了大量的财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1913年,一场激烈的劳资冲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的宅院受到袭击,这彻底改变了洛克菲勒家族传承财产的态度:一方面,小约翰选择了以信托的形式,将财富传承给后代;另一方面,他将家族财富拿出来彻底从事慈善事业,他一生捐出了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一半的身家,消解在民众眼中他的家族财富是原罪的印象。刚刚度过百岁生日的第三代族长戴维·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亿美元,他也承诺,会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据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种机制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约翰还打破家族企业的“子承父业”弊病,退休时并未让儿子接班,而是让基层员工出身的阿奇博尔德接任。
此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凭自己实力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辈出,他们成为了美国副总统、大慈善家、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
“不惜代价”捐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国的连接点,最著名的莫过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3年成立,首批捐资1亿美元,第二代继承人小约翰为基金会主席。老约翰一直想在中国办一所培养综合人才的大学,为此先后于1908、1914、1915年三次派员来华考察。
考察团队看到了在中国发展医学教育的迫切性,因此,1915年,基金会斥资20万美元购买了北京“协和医学堂”作为医学院校址,为符合“高标准”的规模,又以12.5万美元的价格另外购买了医学堂附近的豫亲王府。
起初,建造预算100万美元,至1919年底,建设学校费用竟已达750万美元。而超出的预算则要归因于小约翰的一句“不惜代价”。
1921年,学校建成开学,小约翰从美国乘坐轮船,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后,赶到中国出席开学典礼。
此后,协和医学院培养出林巧稚、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顶尖名医,在中国建立起了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体系。而这些中国现代医学精英,一人往往可开办一所甚至多所医院或学校,为日后中国现代医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协和医学院成立之初,中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能够达到协和期望的医预系水平。为此,洛克菲勒基金会斥资捐助13所综合性大学,以提高其教学水平,过程整整持续八年。这其中最大的资助对象是当时中国的世界级一流大学——燕京大学。
此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投入领域再度扩展,从与医学有关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延伸至考古学、遗传学、农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他们曾援助清华大学成立生物系,并为清华大学生物馆的建造捐助了一半经费41250美元;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项目,便是在其资助下完成。1929年底,中外学者在协和解剖系合作鉴定出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福利特权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